濮阳市教育信息中心转发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通知》的通知
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为更好组织我市申报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工作,现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通知》(教办科技【2014】172号)转发给你们,并就此次申报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范围,项目及申报要求详见附件: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通知》。
二、其他相关要求:
(一)申报单位的相关纸质材料请报送至教育信息中心综合科,同时提交电子稿至信息中心邮箱。
(二)联系人:濮阳市教育信息中心综合科:王旭
邮箱地址:740588771@qq.com
联系电话:8991777
附件:教办科技〔2014〕172号
濮阳市教育信息中心
2014年5月15日
附件: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
教办科技〔2014〕172号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通 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有关单位:
为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根据《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将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一)基础教育省级主干网省辖市接入网建设试点
1.申报对象:省辖市教育局
2.项目数量:5个左右
3.申报条件:
(1)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教育城域网,且基本符合《河南省教育城域网建设规范(试行)》要求;设置有市、县(区)级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心,配置有高性能核心路由器、防火墙、安全审计系统,有完备的网络管理系统和专业的网络管理员;教育城域网具备为本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各级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网络接入服务的能力。
(2)辖区内中小学网络接入率达到70%以上,多媒体教室占比达到50%以上。
(3)建有本地教育数据资源中心。有完备的供电、空调设施,有专业的系统和安全管理人员。辖区中小学能够有效利用本地数据中心的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4.试点要求:
(1)通过城区光纤线路,连接市级网络中心到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在本地的节点,通过河南省教育科研网智能光传输网提供的信道,实现本地教育城域网与河南省基础教育城域网省主节点以及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省网络中心的互联互通。
(2)根据全省统一规划和分配的IPv4和IPv6地址,为本地的教育城域网用户和资源数据中心服务系统分配教育网地址。
(3)在省教育厅的规划指导下,市、县(区)教育资源的编目、索引、分享传输平台、分享流程与机制等归属到省级统一标准下,构建静态资源、动态直播课堂资源的分享机制。市级资源中心实现和省资源中心以及其他兄弟地市资源中心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5.试点周期:1年。
(二)网络学习空间整体应用试点县
1.申报对象:县(县级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
2.项目数量:2个左右
3. 申报条件:
(1)辖区内中小学网络接入率达到80%以上,师机比达到2:1以上。
(2)有可靠的空间应用支撑平台。辖区中小学能够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区域性资源共享平台或企业提供的空间应用平台,开通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和学校机构空间。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整体较好,具备开展空间教学的基本素质。
4.试点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教师、学生空间注册、使用率达到60%以上;
(2)空间发展成为作业收发、协同学习、辅导答疑、家校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成为一种常态化应用;
(3)探索形成促进空间应用、规范空间管理的有效措施,为在全省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参考。
5.试点周期:2年
(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试点高校
1.申报对象:高等学校(已经参加过省教育厅网络学习空间试点的除外)
2.项目数量:6个左右
3.申报条件:
(1)学校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校园网应用环境。网络信息点覆盖学校全部区域,无线网络(WLAN)覆盖学生宿舍、教学办公区等大部分区域,支持多种移动终端接入校园网;基本完成各种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整合,具有统一的校园网门户平台;应用系统间已经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有教务管理和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
(2)教务管理部门支持。教务管理部门有运用信息化技术或手段进行教学改革的激励(鼓励)政策,并积极支持此次试点申报及以后的网络学习空间推广工作(须有书面材料证明,并由主管教学校长签字)。
(3)师生具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50%以上教师和学生有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经历。
(4)学校有网络学习(教学)平台或网站。已建设校级以上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50门以上;有较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学校统一建设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或资源达到2TB以上。
4.试点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教师、学生空间注册、使用率达到70%以上;
(2)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学校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通过平台能够完成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协同备课、协同学习、专题讨论等教学活动,整体上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3)研究探索规律、形成实践经验。学校要注重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在政策制定、应用推广措施、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形成试点经验报告,为在全省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参考。
5.完成时限:2年
(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1.申报对象:高等学校
2.项目数量:4个左右
3.申报条件:
(1)学校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校园网应用环境。具备有线/无线网络接入条件并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支持多种移动终端接入校园网;有完善的一卡通系统和使用经验。
(2)基本完成各种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整合。具有统一的校园网门户平台,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和应用系统单点登录;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应用系统间有数据交换机制,基本实现了数据共享。
(3)有初步的物联网应用基础。在网络教学、图书馆服务、后勤服务、学生管理、实验室建设、车辆管理、水电管理、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过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管理和服务的经验。
(4)有基本的云计算设施。学校有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为学校的各种服务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器、存储、软件等计算资源已部分实现了虚拟化,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云服务。
4.试点要求:
(1)项目实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学校的管理、节能减排、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至少实施两个以上项目,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智能的、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到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协作和资源共享;
(3)研究探索规律、形成实践经验。学校设研究人员对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在政策制定、应用推广措施、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形成试点经验报告,为在全省高校推广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参考。
5.完成时限:2年
(五)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试点中小学
1.申报对象:中小学校(已纳入国家、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的学校除外)
2.项目数量:20个左右
3.申报条件:
(1)学校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校园网应用环境,基本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学生终端能够基本满足开展网络条件下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2)学校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师生信息素养整体较高。
(3)有应用平台支撑。学科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应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4.试点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1)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常态化地应用于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深度渗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2)各种优质资源(网络课程、软件工具或微课程等)在课堂中得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减负提质中的作用得以充分显现;
(3)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4)学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具有可推广性。
5.试点周期:2年
二、项目申报及评审
(一)项目申报
1.申报名额:
(1)网络学习空间整体推进试点县项目:各省辖市、直管县限额推荐(申报)1个;
(2)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试点中小学:省辖市限额推荐3个、直管县推荐1个。
(3)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试点和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各高校只能申报一项。
2.材料受理时限:2014年5月27日前。
3.材料内容。试点工作申报审批表、试点工作方案各2份,同时提交电子版(表格可在www.rcloud.edu.cn 教育厅公告栏下载)。
(二)项目评审
1.材料初审。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根据各单位申报材料,从试点工作基础、试点目标、预期效果等方面对申报单位进行初选。
2.专家会审。通过召开评审会方式,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评审,确定试点单位和资助金额。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麦世奎 苏晨
联系电话:0371一69691767、66329808
电子邮件:hnsjyxxh@163.com
通讯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11号D817室
邮政编码:450018
附件: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申报审批表
2014年5月12日
附 件
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
申 报 审 批 表
试 试点项目:
起止时间:
申报单位: (盖章)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二?一四年制
填 写 说 明
一、本审批表用于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申报管理,作为项目验收依据之一。
二、本审批表一式三份。教育厅审核签章后,项目管理单位(教育厅)留存一份,项目承担单位留存一份,省辖市、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留存1份(高校等单位除外)
三、本表页面用A4纸双面打印,内文用4号宋体字,标题用4号黑体字,于左侧装订成册(不要用塑料封面或塑料文件夹)。
一、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
|
|||||
通信地址 |
|
|||||
联系方式 |
单位负责人 |
姓 名 |
|
职 务 |
|
|
办公电话 |
|
移动电话 |
|
|||
项目联系人 |
姓 名 |
|
职 务 |
|
||
移动电话 |
|
电子邮箱 |
|
|||
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
|
|||||
承担与信息化相关项目情况 |
|
二、试点项目度安排、预期目标
一、计划安排 二、预期目标 三、示范推广 |
三、试点方案要点(1500字以内)
|
四、经费预算
开户单位名称 |
|
|||
开户银行及帐号 |
|
|||
经费来源预算 |
经费支出预算 |
|||
科 目 |
预算数(万元) |
科 目 |
预算数 (万元) |
计算依据与说明 |
来源预算合计 |
|
支出预算合计 |
|
|
1.教育厅拨款 |
|
|
|
|
2.单位匹配 |
|
|
|
|
3.地方拨款 |
|
|
|
|
4.自 筹 |
|
|
|
|
5.其它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推荐及审批意见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负责人: (盖章) 年 月 日 |
县级人民政府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负责人: (盖 章) 年 月 日 |
|
省教育厅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年5月12日印发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