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学习通知及材料
编辑:高飞       发布时间:2014-07-18      来源:濮阳教育网

  

 

机关各支部:

按照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安排,7月18日(星期五)下午4:00,各支部自学《“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轻松自如》《“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刚柔并济》和《“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亲民乐民》三篇文章。  

学习内容附后

                      

 

 

直属党委

                        2014年7月18

 

 

 

 

 

“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轻松自如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表现出高超非凡的领导才干和领导艺术,凸显了其个性鲜明的领导风格及特点,获得点赞,赢得好评,展现出了独特的可敬可爱、可亲可近的领导风格。本期,我们带您回顾习近平从政以来的“轻松自如范儿”。

聊些轻松的话题,说些轻松的话,营造些轻松的氛围,是睿智的领导者魅力所在。习总书记在他的话语中,常常会谈及个人经历、兴趣爱好,说说心里话、谈谈心中事,有张有弛、大开大合、举重若轻。

兴趣爱好:喜欢读书看球 曾谈流行音乐

比如,他讲自己的兴趣爱好,说喜欢读书,“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会聊足球,“我是一个足球迷”,在接受巴西记者采访时曾幽默地说“上届世界杯有章鱼保罗,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可以预测未来的章鱼”;曾经表示“有时间我看一些NBA比赛,甚至还看一点美国棒球赛”;他还会谈流行音乐,说“歌手梁静茹在中国广为人知,被许多中国歌迷认为是中国人”,会引用春晚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会引用美国电影《碟中谍》来回答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认为这就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3年3月,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巴西《经济价值报》记者提问:能否介绍一下您个人的经历和爱好?巴西明年将主办世界杯足球赛,您预测哪支球队夺冠?

习近平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也是体育爱好者,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年轻时喜欢足球和排球。巴西再度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我表示祝贺。体育竞赛特别是足球比赛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上届世界杯有章鱼保罗,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可以预测未来的章鱼?巴西足球队有主场之利,我祝巴西队好运。

            透露极具个人色彩的细节 与青年分享年轻时经历

习近平在讲话中,还常常会透露出不少极具个人色彩的细节,比如,家乡在陕西;年轻时读过很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这些个人化的信息使得大国领导人的形象更加鲜活、饱满、生动起来,也让现场轻松活泼起来。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共度节日时,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着装让人耳目一新 穿中式服装参加国宴

在个人着装上,习近平也不墨守成规,考察调研甚至一些会议上也都全程不系领带,在前不久出访荷兰等国时,穿中式服装参加国宴,让人耳目一新。

古老的阿姆斯特丹王宫,郁金香绽放,喜迎中国贵宾。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式服装,出席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举行的盛大国宴。“白领结”盛装宴会,欧洲王室最高规格礼遇。中式服装,中华文化风采。两国元首深入交谈、亲切交流,历时四个小时。

              亲切随和仿如近邻 拉近与普通民众的距离

习近平亲切随和、仿如近邻,在武汉视察市民之家时,与市民打招呼:“美女,你好!”视察南锣鼓巷时,会主动问:“是否需要合影?”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当现场一位学生用中文向他提问,总书记随即问:“你有中国名字吗?”并建议这位学生起一个中国名字,赢得了笑声和掌声,演讲结束后他也没有立即离场,而是走下讲台同到场的中国留学生握手交谈。这种轻松自然的话语和姿态,不但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更展示了作为国家领导人那种开放的气质、轻松的气场和洒脱的气度。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位于汉口的武汉市民之家。习近平笑眯眯地走进围观群众中,看到7岁的小朋友潘柯颖,用双手捧了下孩子的脸蛋。“今天来干什么?”孩子妈妈说,现在放暑假,专程带孩子来市民之家参观。

看到市民郭婷婷,习近平诙谐地打招呼:“美女,你好!”并和她亲切握手。看到一些市民用手机拍照,习近平幽默地说,下次不要用手机,要用相机拍。人群中发出阵阵笑声。

 

 

 

 

 

 

 

 

 

 

 

 

 

 

 

 

 

 

 

 

 

 

 

 

 

 

 

 

 

 

 

 

 

 

 

“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刚柔并济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表现出高超非凡的领导才干和领导艺术,凸显了其个性鲜明的领导风格及特点,获得点赞,赢得好评,展现出了独特的可敬可爱、可亲可近的领导风格。本期,我们带您回顾习近平从政以来的“刚柔并济范儿”。

 “外圆内方”、外柔内刚,柔中带刚、以柔克刚,是习总书记行事风格的重要特征。

“刚”:习近平作风硬朗,刚直不阿,颇具铁腕风格

在反腐倡廉、惩贪肃纪、消除丑恶现象、整治干部作风等问题上,习近平从来都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他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并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作风推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对“四风”。他强调“苍蝇、老虎一起打”,出“重拳”、用“重典”,绝不手软,绝不姑息。他还强力推进改革,以硬骨头的精神拔钉克难、爬坡过坎,冲破利益藩篱,啃改革道路上的“硬骨头”等。

宁德清房治吏:“有时候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

1988年刚刚调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就着手处理官员违法占地建房、建私房而住公房等棘手问题。1989年1月至9月查处441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8人,科局级77人,没收4座房子,拆掉5座房子,罚款70.57万元。习近平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有时候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不拍不足以震慑,不拍不足以引起重视。我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300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二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宁肯得罪这二三千人。”

严格要求家人:“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

受父母耳濡目染影响,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是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

告诫官员干部:“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198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宁德官员也有不少人意欲为之。习近平当时在柘荣县考察时告诫官员当官不要以钱为念,要以理想为基础,“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

整治党内作风:“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同中外记者见面。斩钉截铁的话语,释放出强力推进自身建设的强烈信号。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掀起反腐风暴:“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

涉改革深水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我们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划出外交底线:“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柔”:习近平有情有义,性情率真,真诚坦然

习近平常抒家国情怀,常念亲情友情。在他的话语体系中,经常出现孩子、老人、家庭、生活,感情细腻而真挚:他不忘师恩,每逢过年都会给老师送上问候和祝福;他尊老爱幼,在正定时把县里第一辆小卧车让给老干部用,还特地设立了老干部病房和活动室;在福州时他长期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直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

不忘“一饭之恩”:自费为农民朋友治疗腿疾

1968年,习近平从北京到梁家河村插队,习近平不会做饭,吕侯生就把做饭的事“承包”了。1994年,吕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在医院治疗两个多月,花了6000多元仍不见好转。本来就贫困的吕侯生已债台高筑,实在没法了,给习近平写信说了自己的状况。不到半个月,习近平给他寄来500块路费,请他到福州治病。此后,只要在市里,习近平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榻前来一趟,他说:“侯生,给你治病,都是我自己花钱,花多少我都愿意。”

 “和而不同”的友谊:撰文深情怀念草根作家

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虽然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顺利,“感觉(习近平)像一名普通的退伍兵,又像一个青涩的文学青年”,但习近平用“满脸微笑”、“静心地听,耐心地等”,换得了朋友贾大山的好感。1997年,贾大山因病逝世。习近平撰文回忆贾大山,发表于1998年第7期的《当代人》杂志上。

常念亲情重视孝道:办公室摆照片有讲究

2013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2014年新年贺词时,办公室书架上错落有致摆放着他与家人推着坐轮椅的父亲、与母亲牵手散步、与夫人早年合影和骑着自行车载女儿的照片,温馨又温暖,流淌着柔情似水的孝与爱。

作为大国的领袖,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每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都引人注目。两人在公开场合的很多动作和瞬间,是镜头捕捉的焦点。抵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天空中飘着小雨。下飞机时,彭丽媛挽着丈夫的手臂,习近平为她撑伞,两人始终面带微笑,一同踏上加勒比国家的土地。资深外交人士对媒体评价说,手挽手下飞机“不做作,很自然”,显得落落大方

 

 

 

 

 

 

 

 

 

 

 

 

 

 

 

 

 

 

 

 

 

 

 

 

“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亲民乐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表现出高超非凡的领导才干和领导艺术,凸显了其个性鲜明的领导风格及特点,获得点赞,赢得好评,展现出了独特的可敬可爱、可亲可近的领导风格。本期,我们带您回顾习近平从政以来的“亲民乐民范儿”。

在正定:吃食堂“大锅饭” 拉家常问寒暖

走亲民路线,树亲民形象,是习总书记领导风格中最为鲜明的特征。无论在地方还是到中央,他都以最大努力与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尽最大可能与普通群众保持亲密接触。他在正定当县领导时,就习惯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大锅饭”,一起蹲在树下吃饭聊天,并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和大家打成一片,“一起干、一块苦、一同过”。

2014年1月1日《河北日报》刊发的《习近平同志在正定》这样记录:习近平同志总是在机关食堂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他说,“吃大锅饭”好。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可谓一举三得。他在生活上不搞特殊,上级来人都是用正定的传统饭菜招待,如扒糕、猪头肉、馄饨、缸炉烧饼、荞麦面??。这就是习近平同志常说的“正定宴”。客人要是喝酒,那就上正定的醉八仙、常山香。他说,这样既能让客人了解正定的饮食风俗,又能把正定的饮食文化、酒文化宣传出去。

在广东:车队出行不封路不清场 与市民相伴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亲民乐民新风从他第一次出京赴广东考察时便凸显出来。车队出行不再封路,也不再封园、不再清场,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塑像时,他与市民相伴而行,边走边与沿途群众交流,与民众“零距离”。

考察广东期间,习近平来到渔民村党群服务中心和居委会,走进村民邓伟雄家里,与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说变化,欢声笑语不断。57岁的邓伟雄告诉总书记:“我出生的时候,一家人就挤在一条小船上,在深圳河打渔为生。改革开放后,住上了小洋楼,当起了房东。村党支部经常组织我们出去旅游。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习近平说:“这是历史性的跨越!看到你们生活过得好,我非常高兴!希望你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总书记来访的消息不胫而走,社区文化广场上人山人海。习近平走到群众中间,与大家握手告别,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在甘肃、在河北:喝凉水吃土豆 盘腿唠嗑其乐融融

这一年多时间,他多次考察贫困地区,在甘肃、河北“访贫”时,会用瓢舀起缸里的水,尝上一口,还会接过主人递过来的土豆,掰一块吃;他会在百姓炕上与群众盘腿而坐,一起唠嗑;会询问生病的群众吃什么药,会和乡亲搀扶着走在雪地上。

在甘肃考察期间,有这样一个镜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称赞说:“我看这个虚拟养老餐厅一点都不虚,有这么多老人。”这时,服务员盛好一份套餐,总书记说:“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他端起餐盘,发现72岁的城关区汽车篷垫厂退休职工杨林太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递到老人手里,亲切地说:“请老人家吃饭。”

 “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指着摆放在屋子中间的火盆说,“大冷天的,我赶紧把火盆摆到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他见我脱鞋上了炕,也跟着脱鞋上了炕,和我们一家人越聊越热乎。他问我们老两口,多大岁数了,家里几口人,一年收入怎么样,能不能吃上水,老房子住了多少年了。听说我患有脑血栓,还问我看病困难不困难,能不能报销。”

在北京:排队吃包子 南锣拉家常

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乐于走到普通百姓中去,与民互动,其乐融融。他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和大家一起排队,点上一份简易套餐;他去北京南锣鼓巷“看看老街坊”,嘘寒问暖、拉拉家常。与民相亲、与民同乐,听了民声、解了民情、赢了民心。

庆丰包子铺月坛店店长贺媛丽描述了总书记在包子铺的几个片段:总书记一进门,直接站到排队点餐的顾客队尾,看到点餐台后的“透明厨房”,总书记颇有兴致地走上前去,看了看厨房里的工作环境,随即返身,走向队尾。当时店里人多,围在点餐台前的人更多。一旁的店员就向总书记建议先找座位坐下,让服务人员一会儿将包子端过去。“不用了,我自己端。”等到点的餐全齐了,总书记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餐盘,走到了十几米开外的就餐区。

就餐区的服务员史玲玉回忆,总书记端着餐盘来到就餐区,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一边吃饭,一边跟聚拢过来的顾客唠起了家常。他说,自己刚出去调研,还没吃午饭,顺便到这里吃点东西。

玉河旁的雨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是老北京的大杂院区。习近平沿着弯曲狭窄的通道,先后走进29号、30号大杂院,到王云凤、关世岳、吴爱霞、庄宝等4户居民家里察看,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工作怎么样、收入有多少、做饭烧什么、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得知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有所改善,特别是做饭用上了煤气、取暖用上了电暖气,并且有关部门已经将这片大杂院区纳入了改造规划,习近平很高兴。他表示,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帮助政府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听说总书记来了,居民们纷纷围上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走上去同他们热情握手,祝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濮阳教育云平台 | 官方微博 | 
2016 版权所有:濮阳市教育局 地址:濮阳市华龙区振兴南路12号 邮编:457000 豫ICP备2021016829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