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教育信息中心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活动的通知
编辑: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6-05-23 来源:濮阳教育网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豫电教馆〔2016〕17号)、濮阳市教育局、濮阳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濮教工〔2016〕5号)文件要求,组织电教系统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的竞赛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组织:
1、“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是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濮阳市教育局、濮阳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濮教工〔2016〕5号)文件要求,成立活动实施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信息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2、“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实施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竞赛评审组,对参赛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学技能等综合情况进行评审。
二、竞赛内容和参赛范围
1、项目界定:“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按照课程目标要求,针对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情况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恰当使用数字教学资源,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方法自然融入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竞赛内容:按2016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要求,设3个科目,为高中历史、初中生物和小学数学。我市不再增设其他竞赛科目。
3、参赛人员:今年的教学技能竞赛,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参赛者年龄须为1965年6月30日以后出生,且为从事相关学科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的一线教师。
4、评审标准:参照《河南省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竞赛评审标准》执行。
三、竞赛方法和过程
竞赛分为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测评三个阶段。
1、资格审查:对参赛者资格进行初审。通过审查的参赛作品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2、专家评审:由“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实施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初步研究确定获奖者名单。
3、现场测评:对拟获一等奖选手及其作品进行现场评测,具体时间、地点及方式另行通知。
经现场测评后,确定一等奖获得者,并以获奖评分排名顺序按省电教馆分配名额报省参评。
四、分配名额:
濮阳县4人/每学科;清丰县、南乐县、台前县、范县3人/每学科;华龙区等各区2人/每学科。
市直学校每学科1人。
五、报送时间和材料要求
参加竞赛者应提供材料如下:
1、“河南省教育系统2016年度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 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附件3,A3纸双面打印)2份。
2、2000字左右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份,A4纸打印。
3、2014年以来有关获奖成果或荣誉称号的证书复印件(A4纸复印),原件由推荐单位负责查验并在复印件上盖章后退回参赛者。
4、所授科目教案(教学设计)1份,A4纸打印。
5、同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DVD数据光盘2份:应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不得超时),要求至少采用双机位拍摄,视频推荐使用高清制式,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幅面要求达到720×576或以上,以常见视频格式(MKV、AVI、MOV等)封装。
6、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需是作者原创或在其它资源素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案设计组合编辑而成的辅教课件,单机版或网络版均可。报送时,可将该课件同课堂实录及其它有关材料的电子文档一并刻录在DVD光盘中。
7、每人单独装袋,正面粘贴申报审批表封面复印件,背面粘贴材料清单。
凡申报材料缺项或不符合规定者不予评审。
以各单位统一报送,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16年6月3日。过期不再受理。
报送材料联系人 濮阳市教育信息中心 韩文健
联系电话:0393-8991772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