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破解孩子上学‘择校难’应该合理分配教师资源”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破解“择校热”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们围绕破解“择校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招生入学政策。联合市纪委监委等十部门出台了《濮阳市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各级教育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合理划定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并执行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不低于6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学校招生期间做到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严格落实网上报名,划片招生,免试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政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规范招生入学秩序。落实上级招生政策和治理择校有关规定,坚持划片招生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超计划、跨区域等各类违规招生,严把招生入学关口,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坚决杜绝“条子生”“关系生”等择校现象。
(三)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教育资源工程、“网络班班通”提升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等“五大工程”,累计建设市级标准化学校870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454所,新改建市县城区学校13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51所,共新增学位15万个。全市中小学教学设施硬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差距明显缩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聘任(聘用)制度,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实行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及时补充教师。近几年来,累计跨区域调整编制1432名,招聘市属中小学教师2647人、县区学校教师2725人、特岗教师8835人,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638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国培、省培、市培计划,累计培训教师5.5万人次,培养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00余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建立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2019年交流轮岗612人;选派75名市属学校优秀教师、校长到75个乡镇开展对口帮扶指导,惠及师生13400余人次;每年选派157名优秀教师到濮、范、台三县农村学校支教,促进学校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五)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以强帮弱、以优带差、结对帮扶,促进教育资源、课程建设、学校文化的共享共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有效防止学生向少数学校集中。如:华龙区实行薄弱学校与市属优质学校联合办学,开发区实行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组建教育集团,示范区采取为新建学校引进名校长、名师的办法,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各县以乡镇中心校为基础组建教育集团,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六)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了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办好一批有特色、高质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选择需求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同时,依法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实行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学校由审批地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七)加强择校专项治理。由市政府牵头建立了治理择校联席会议制度,市教育局成立了治理择校工作领导小组,将治理择校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开展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和专项治理,发挥专项治理工作的警示作用,严查违法违规违纪招生行为,督促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落实招生政策和治理择校有关规定,确保“择校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择校问题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教育公平。攻克教育顽疾,破解“择校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尽管经过我们的努力,治理择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治理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务必取得治理成效。二是创新工作方法。适当提高中招分配生比例,将优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向城区薄弱初中和乡村初中进行倾斜;继续实施集团化办学、强校托管弱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打破现有用人机制,强力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校长教师资源配置。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严把招生“入学关”,禁止学校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缓解择校压力;严把招生“转学关”,禁止大班额学校接收转学生,要求学校严格按照政府批复规模办学,及时增补学校缺编教师。四是强化政策宣传。及时公开各类招生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治理氛围。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对教育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2020年11月13日
(联系人:赵光伟 电话:8991709)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