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解决重点企业骨干技能人才子女就学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阐述了贵公司近年来积极引进人才、勇于创新、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反映企业引进人才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为企业职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并提出了解决企业骨干技能人才子女就学的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十分中肯,饱含着对濮阳教育事业的关心,首先向您表示感谢!
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河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热忱服务于招商引资的工作大局,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积极做好企业引进人才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来抓,大力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加快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改扩建老学校,千方百计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学位供给,为企业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提供更多便利,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大力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持续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市城区学校建设扩容改造步伐,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26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校36所,新增校园校舍面积116.6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0万余个,提高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供给能。同时,我市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组建集团,通过合作办学或集团管理模式不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优质中小学校的输出效应,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促进教育资源的多样化,使新校可以在短时间内复制办学经验并提升管理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完善招生办法,强化入学保障。每年秋季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市教育局都要印发《濮阳市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管理办法,公布招生条件、要求、时间安排和有关手续办理流程。针对企业引进人才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市城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专门设立了服务大厅进行招生咨询,对企业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情况进行登记,及时掌握企业职工随迁子女的数量、分布和流动趋势,为其入学提供“一条龙”服务。为确保企业引进人才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入尽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省政府、省教育厅及我市相关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入学手续,凡是持有居住证、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证明及其它相关手续的应入尽入,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保证每位在濮企业工作人员子女都能到公办学校就读,保证同城同待遇。
三是落实优待政策,妥善安置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接受教育。我市认真执行《教育部办公厅总政治部干部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通知》精神,严格掌握优待范围,依法对军人子女接受教育给予优待,为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全面落实《濮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按照高层次人才意愿,优先安排子女入学转学。公安英烈子女、消防、防疫人员子女等,只要政策明确优待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落实政策,依法保障接受教育权利。针对企业引进的骨干技能人才或是科技研发、紧缺人才的子女,市教育局在得到企业的申请后,一般情况下都会安排到相对就近的优质学校就读;引进的一般人才子女,分别由区属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安排入学。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督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强化企业服务意识,积极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妥善解决企业引进骨干技能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一是制订企业引进人才子女接受教育工作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对企业职工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广泛调研,走进社区家庭,跨进企业单位,不断寻求和总结办好学校的方法,解决企业人才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更好地吸引人才扎根濮阳,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三是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建设,提高城区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市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
2021年8月27日
(联系人:徐献峰 联系电话:8976899)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