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濮阳市教育局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81号建议的答复
编辑:张贵鹏       发布时间:2021-09-27      来源:濮阳教育网
 

张丽代表:

您好!你的《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议案》收悉。您在建议中阐述了当前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一方面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参加各种门类的补习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方面是校外培训机构大肆渲染校外培训成效,诱导家长盲目跟风,参加培训活动;再加上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成绩,急功近利,层层加码,不断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导致学生不堪重负,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您对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现象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饱含着对濮阳教育的关心和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实事求是,颇有见地。在此向您表示感谢!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

近几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减负问题,始终坚持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常抓不懈。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全市中小学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基础教育、人事、督导、纪检监察、教研等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扎实推进中小学减负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轻课业负担的通知》、转发了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十不准》等文件,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市教育督导暨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会议,对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和质量观,减负不降质量,释压不减效益,减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二、明确要求,依法规范办学行为

(一)全面落实作业管理规定。早在20201113日我市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接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文件精神,迅速转发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全面安排部署,落实文件精神。一是合理布置家庭作业。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所学课程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养成,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二是规范任课教师行为。禁止任何教师通过手机微信、QQ等平台布置作业,或变相让个别家长、或家委会成员轮留在微信群发书面作业。各学校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细化有关措施,起草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加强“作业管理”社会宣传。三是严格教辅管理。除了教育部门审批的教学用书目录规定的教科书和教辅材料,任何学校或老师不得违规推荐或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其它教辅材料。四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对学生作业的来源、形式、批改人员、作业总量等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管。

(二)严格睡眠管理,规范作息时间。一是明确作息时间。力争使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上课时间小学上午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睡眠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二是注重睡眠宣传。利用校报、宣传栏等阵地,以及召开家长会、班队会等时间,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认识。三是健全睡眠监测机制。市、县、乡镇三级教育部门,将保障学生睡眠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如:南乐县实验中学为保障学生休息时间,督促学生不晚于2100上床睡觉,并印发《保障学生休息致家长一封信》,引导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三)严格读物管理,杜绝烂发资料现象。一是加强审核。把好入口关,建立起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对学生课外读物进行有效的遴选和审核;二是科学引导。引导教师当好学生步入健康成长轨道的“指南针”,教育学生多阅读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科学精神、涵养法治意识的优秀图书;三是加强管控。严格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辅资料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教辅资料,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12条负面清单情形之一的,一律不作为学生课外读物,一律不准进校园,杜绝烂发资料增加学生负担现象。

三、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向课堂管理要质量,向45分钟教学要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广泛地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各学校教师实行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为单位,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分工负责,共建教育资源平台,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备精备细每一堂课,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四、积极探索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先后印发了《濮阳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的通知》(濮教办〔201729号)、《关于开展濮阳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濮教〔20196号),会同市委改革办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濮教〔202022号),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教育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市场监管、公安、纪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濮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教育部门和学校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组织,初步形成了以政府组织领导为主、多方联动参与、优化服务内容、全面协同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制订收费标准。根据我市社会承受能力、社会各类辅导班收费和外地课后服务收费等情况,以及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数波动等因素,在数据测算和评估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批复,出台了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按每生每月最高不超过80元收费标准,试行两年。课后服务原则上使用学校内部场地,成本由学校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搭车”收取其他费用。三是完善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合理安排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严禁用课后服务时间以原班开展集体教学;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上新课”或“补课”,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四是明确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在上学日(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放学后进行,根据我市中小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夏季至1830结束,春秋冬季至1800结束。

五、积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一是召开了专题研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会,联合民政、人社和工商等部门研究制定了《濮阳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成立由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一级调研员李殿峰任组长,教育、民政、工商、人社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联合工作组”,建立了教育局牵头,四部门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下发了《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机构有偿补课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三是统筹部署,全面实施专项治理。联合公安、消防、城管和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对存在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整改,对无照经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取缔。建立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建立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治理整改,止2020年底合格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169所,取缔关停的校外培训机构244所。

7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市高度重视,杨青玖书记亲自批示“制定我市实施方案,在落实上特别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等方面有建树”。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尚功立即安排组织局机关县级以上干部结合分工进行学习,指示相关科室、党支部、党小组都要学习,写出心得体会,并进行发言讨论。局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宣讲政策,人人皆学,人人皆知,人人做到。同时责成基教、民办、督导、秘书、体卫艺等科室制订落实方案。目前已草拟了《濮阳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方案》(草案),针对当前一些学校仍存在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通过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该草案已由秘书科汇总修订,完善后上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

尽管我们专门出台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负责的各项指导意见和管理规定,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细化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但是,个别地方和学校仍存在作业功能异化、数量过多、质量不高、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诚恳接受您的建议,督促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执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双减”工作意见和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加强作业管理,严查教师通过手机微信、网络下载等方式布置作业,或将辅导和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等问题,强化部门担当,重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坚决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现象,同时将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进教育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乐学,好学。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

 

 

 

2021812

 

(联系人:徐献峰  电话:8976899

濮阳教育云平台 | 官方微博 | 
2016 版权所有:濮阳市教育局 地址:濮阳市华龙区振兴南路12号 邮编:457000 豫ICP备2021016829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