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午餐供餐服务和放学后在校托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中小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吃午餐以及参加课后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愿望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我们高度关注社会和家长关于此类问题的需求,也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就中小学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两项工作作一说明。
一、关于中小学午餐供应问题
您文中提到,郑州市全面启动“午餐工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计划,解决了很多家长的实际需求。郑州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也是我们列入未来工作计划的内容之一。但是,受当前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市暂时难以实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我市大部分初中、小学都没有食堂,不具备在校就餐的条件。同时,由于市属学校大多存在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教学用地紧张,多余的空地都用来改造教室扩班了,已没有更多的空间再规划新建食堂了。
(二)国家对于集体用餐配送的特殊卫生要求非常严格,例如“集体用餐配送的食品不得在10-60度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和运输”“运送集体用餐的容器和车辆必须安装食品热藏和冷藏设备,在每次配送前应进行清洗消毒”“配餐车辆需安装实时监控及定位,保证运送途中的食品安全”,等等。当前,我市暂无相关机构具备长期为中小学生供应午餐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市暂无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计划。今后,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和家长在学校午餐供应方面的诉求,认真研究,分类施策。一方面,针对有食堂的学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学生的用餐安全;另一方面,针对没有食堂的学校,严格落实招生政策,确保学生就近入学,探索实施错峰放学,避免交通拥堵。同时,我们还将认真研究未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计划的可能性,积极学习郑州等外地先进经验,力争1-2年来选取试点先行推进,逐步满足广大学生家长的相关诉求。
二、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问题
近年来,面对群众呼声,市委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将课后服务列入民办实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校园和社会教育资源,坚持“公益普惠、自愿参加、完善服务、公开透明”的原则,创新中小学课后服务模式,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35万余人,占学生总数的55.5%;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1790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0.43%;市县城区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16.5万余人,占学生总数的93.66%;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790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5.78%;课后服务家长满意度达到99%以上。
我市在全面落实上级要求的基础上,自我加压、主动提标,用“六个全保障”全方位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水平。一是政策全保障。先后印发课后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收费标准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课后服务模式、内容、程序和保障措施。二是资金全保障。建立课后服务经费分担机制,规定小学、初中收费标准按每生每月不超过80元试行,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服务,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教职工补助。此外,市财政每年再拿出300万元用于市属学校水电费补助。三是学段全保障。在全省率先将学前教育纳入课后服务的试点范围,从2020年秋季起,市属公办园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按每个幼儿每天10元试行。四是学生全保障。按照“自愿参加、公益惠民”的原则,与学生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将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全部纳入。五是时间全保障。把在校午餐学生的午休时间纳入课后服务范围,把下午结束时间从18:00延长至18:30,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六是服务质量全保障。构建以答疑辅导、课外阅读、特长教育、社会实践等板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并将课后服务表现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课后服务质量。
以上是我们对于中小学午餐供餐服务和放学后在校托管等有关问题的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指导督促我们的各项工作。
2021年7月14日
(联系人:刘 一 电话:8955611)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