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教育局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于立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土文化进校园的几点建议》收悉。您站在对我市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对我市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推介濮阳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颇有见地。在此,对您表示衷心感谢!现对您的议案答复如下:
诚如您在议案中所说,我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人荟萃,文化资源厚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五帝之一的颛顼就曾建都于此,故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1987年出土的距今6400多年前的蚌塑龙形图案,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 中原油田发现井即“濮参1井”,位于濮阳县户部寨,是中原油田第一眼喷油井,从而揭开了开发东濮凹陷油气资源的序幕,继而诞生了石油化工新城??濮阳市;濮阳杂技享誉中外,也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杂技之乡”等。这些都是我市历史文明灿烂的优秀符号,记载着我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乡土优秀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向社会宣传推介濮阳,不断扩大濮阳社会知名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我市还在推进乡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开展乡土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丰富学生家乡历史文化知识,接受本乡地域人文精神熏陶,同时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外文化体验,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积极关注家乡的文化建设,为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设计和编写地方乡土教材。特别是针对濮阳地方历史发展、红色文化、民间文化等不同方面,按中小学生不同学段组织编写地方课程教本,利用综合课时间,开设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实现乡土文化的普及,坚定下一代的文化自信。如清丰县是全国唯一以孝子之名命名的县,素有“中国孝道文化之乡”的美誉,县域内孝道文化底蕴丰厚,资源丰富。为打造孝道文化,县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县委宣传部门积极指导编写地方教材,将孝道文化资源充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县教育局坚持以张清丰孝行教育人,在全县中小学校推广普及孝道文化教育,积极开展评选“校园小孝星”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孝道文化。在今年全省首届“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中,我市有两名学生入选“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分别获得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提供的奖励5000元。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乡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中小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将丰富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理论信息有机地融入到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市乡土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从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南乐县利用仓颉陵庙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追溯汉源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参观仓颉陵庙,讲述仓颉造字故事,编写仓颉造字手抄报等形式,感受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家乡本土文化气息。油区学校组织学校到“濮参1井”参观学习,丰富了他们的科技知识,还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了濮阳建市历史和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三是通过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不断丰富乡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欣赏美景开阔视野的同时,感受家乡传统文化,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如组织学生走进清丰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台前刘邓大军渡黄河处、范县冀鲁豫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旧址、文史公园等,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史记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深刻领悟革命传统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濮阳县充分利用八都坊、四牌楼、张挥公园等本县历史遗迹和文化公园,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南乐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探访文庙--感受诗教文化”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通过探访文庙,了解孔子故事,感受儒家诗教文化底蕴和家乡文化精髓。市城区学校将杂技艺术、当地传统武术等文化遗产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中,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我市传统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同时,各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到城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东北庄民俗馆等场所观摩,了解厚重濮阳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科技和经济发展成历程,接受乡土文化教育。
四是营造浓郁的乡土文化教育氛围。弘扬和传承乡土优秀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乡土文化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度重视,聘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门设计,通过校报、标语、宣传画、墙壁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等载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扬,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彰显优秀传统教育。如南乐县学校重视造字文化传播、濮阳县重视龙文化和“中华帝都”文化建设、清丰县倾力打造校园孝道文化氛围、华龙区将民俗文化搬进校园让学生直面了解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农耕生产和社会生活辉煌发展历史。同时,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乡土优秀文化建设,通过乡村文化建设、社区文娱宣传等方式,宣传本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如清丰县马村乡孟家村利用村民捐赠的8处老宅院,以孟子文化为设计主线,以传统生产生活为设计元素,精心打造了绘展坊、布鞋坊、制作坊及织布坊、德政学堂、圣贤书屋等点,既传承了底蕴深厚的孟子文化,还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深入挖掘豫北地区独有的民俗、节俗、食俗、农俗等文化,把孟家村打造成豫北地区农村生活的典型,留住乡愁记忆。南乐县寺庄乡岳村集借助岳云鹏名人效应,对岳村集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百年相声、农村生活风貌、民俗文化展示、小岳岳老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枪、岳红昌民俗博物馆等多个文化元素,打造“快乐老家”主题村落等。浓郁的乡土风情文化建设,为中小学生接受优秀乡土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受文化生活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日益推崇现代生活模式,致使那些曾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乡土传统艺术、一些优秀的地域文化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化了,千姿百态的民俗万象濒临消失,一些离开濮阳在外就业的大学生也是对乡土优秀文化知之甚少,乡土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下去,成为摆我们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
弘扬和传承乡土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复兴、继承的主要力量,弘扬乡土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部门和学校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课题。尽管各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但是在乡土文化教育和传承方面还有做到不到位的地方,有许多工作还需要创新载体,与时俱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机制,完善措施,通过加大投入,组织研究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校本教材,向学生讲授身边的优秀文化传统、历史典故、革命事迹和民间艺术等,将其加快融入到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做好乡土文化传统教育,并将这笔宝贵的财富发扬广大。
2019年8月15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