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迅委员:
您的《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增设文明礼仪课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爱。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个别青少年学生在社会上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开门见山,切中时弊,实事求是,颇有见地,我们深为感动。在此,对您表示衷心地感谢!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值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市历来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把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近年来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我市更加注重教育系统文明建设,各学校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拓展德育工作途径,探索德育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打造了全新育人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养成教育。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师生文明素质为目的,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扎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始终让学生成为创建的主体,把每一项创建工作都作为陶冶人、教育人、提高人的过程,让全体学生在参与创建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规范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个人文明素养。
二是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将文明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开展“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活动,深化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增添了动力。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突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结合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不文明行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是非观念,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文明素质的提高,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把思想品德教育转化为自觉行动。印发了《中小学“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大力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各学校积极宣传文明交通,开设文明交通知识讲座,组织开展交通知识展览,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文明交通意识,引导青少年遵规守序,摒弃交通陋习。向学校免费发放了《文明行为规范践行读本》和《市民礼仪读本》等书籍,以学习《读本》为抓手,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一日常规》等内容,开展“中小学生守则之歌”传唱活动,利用周一升国旗时间,全体师生集体同唱,使学生对《守则》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内化,文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日常行为更加规范。
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良好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会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积极营造文明创建宣传环境氛围,在校内、校外墙体、教学楼等重点部位,设置文明知识宣传专栏,办好各班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文明校园创建的意义、校园文明用语、文明礼仪、文明规范等内容;办好校园广播站,宣扬文明创建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传情。各级教育部门积极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联系,争取开设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专题专栏,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了文明事迹进行跟踪宣传、全面报道,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
四是注重培文明典型,实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文明创建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中,各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非常注意培养和树立典型,及时评选表彰一批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力宣扬先进典型事迹,利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努力营造创建文明校园的浓厚氛围。各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能动性,主动找寻身边的文明典型,并向全班同学讲述他们的文明事迹,号召大家向先进学习,引导每一名学生将自己平时的行为和《守则》、《规范》的要求进行对照,查摆自己的不足,引导孩子们从平常做起,从自身做起,在学校做一名遵守规范的学生,在家中做一个遵守规范的孩子,在社会当一名自觉遵守规范的小公民。近些年来,市教育局每年都要印发文件,对在教育系统文明建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进行表彰。2020年共表彰了300个文明班级,500名文明学生。
五是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续和补充,孩子们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市充分认识到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积极与家长、社会有关方面密切合作,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形成教育合力,由家长监督、培养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正面引导,共同打造促进中小学生文明、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市直各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时间,或用校讯通、电子邮件等手段,给家长保持联系,传达文明养成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内容,营造家庭、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家长和学生在共同学习中了解和掌握文明养成知识,自觉规范不文明言行,并影响感染带动身边更多的人约束自己的言行,起到了净化社会环境、美化人的心灵的作用。
尽管我们在文明养成教育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致使他们的举止行为在校内、校外存在很大反差,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的长期努力,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坚持不懈,齐抓共管,只有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养成教育,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将文明养成教育全面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作为学校年度教育目标完成情况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努力营造优美育人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中小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工作。
秋季开学在即,您的提案我们将转发到市直各学校,责成各学校认真学习,对照本校德育工作情况,举一反三,深入查摆在文明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创新机制,完善措施,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自觉做到文明守纪,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懂礼貌、讲文明的一代新人。
2020年9月8日
(联系人:魏文平 电话:8976899)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