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要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议案》收悉,感谢您对濮阳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也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结合您提的建议,按照《河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校要持续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确保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每所中小学校按学段至少配备1名有专业背景、方法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确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二是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心理专业机构,科学选用专业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四至六年级和中学全体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指导学校科学运用测评结果进行回访、干预、转介,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学生档案库,对重点人群进行跟踪回访,做好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要特别关注重点群体,建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三个清单”,采取“一人一案”的办法进行一对一帮扶,明确帮扶对象、帮扶措施和责任人,确保帮扶落实到位。
三是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四级工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寻求卫生健康等部门支持,形成省、市、区、校四级联动机制。省级发挥高校、心理诊治机构等社会多方心理专家的指导作用,建立跨专业、跨部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负责对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市级建立危机干预指导中心,负责危机干预的指导和结案评估。县级建立危机处置机制和专家团队,结合学校共同进行危机干预。各校要成立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朋辈”四级预警网络,制定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工作预案,主动关注与关心遇到困难或表现异常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帮扶,并对出现高危倾向的学生及时进行危机预防与干预。
四是加强心理危机医校协作共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沟通联系,组织辖区内中小学与心理诊治机构合作进行“校医共建”,充分发挥心理诊治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效医疗支持,打造心理问题转介咨询的“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共同构筑危机干预协同响应机制,不断提升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专业化水平。
五是壮大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力度,鼓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完善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家校常见矛盾处理技巧等,对校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任教师、新入职教师等基层一线力量加强培训指导,快速提升其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
六是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危机干预机制。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制度全面落实。联合妇联、团委、关工委、有专业背景的社会公益组织等各方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力量,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家教实践等活动,加强工作交流,壮大工作队伍。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家访,关注学生成长环境,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将心理学知识列为家长学校课堂必修内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对于疑似心理异常及精神障碍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倾向等严重心理危机时,及时协助家长送诊治疗。
七是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学生因心理问题发生意外事件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并在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指导下核实情况、及时处理。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社会关注与舆情,学校要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回应,对利用网络进行恶意炒作者,争取网信、公安、宣传等部门的支持,合理做好工作,加快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
八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增加经费投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申报和优秀成果评选。要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鼓励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加强课程建设,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九是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广播、电视、书刊、影视等方式,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理解支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23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5号